2025首届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会在天津圆满举办
2025-11-08
2025年11月7日上午,2025首届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会在天津科技工作者之家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指导,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与天津市科协、天津市科技局、天津市教委联合主办,承办单位包括: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天津)代表处和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支持单位包括天津远洋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大有蔚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等机构。14位来自欧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外籍代表团专家,以及15位国内低空经济领域专家、企业家与天津市科协、科技局、教育局及驻津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的代表共计约180人参加了活动,共同探讨以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携手擘画低空经济产教融合的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跨界合作新图景。

2025首届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会嘉宾合影

张毅主席(左)、杨志明部长(中)与罗进飞主席(右)
在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子刚主持的领导致辞和专家主旨发言环节中,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正局级)罗进飞在领导致辞中指出,天津已初步构建覆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场景应用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市科协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海内外人才来津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低空经济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欧洲技术转移联合会总裁亨利奇博士在领导致辞环节中对天津市在未来低空经济发展中所能够发挥的引领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认为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引导下,天津市在低空经济领域里的基础扎实、规划有方是其一大特色。他由此提出了本次中欧低空经济暨产教融合展的研讨会成功举办之后,可以考虑今后以年会的方式召开,做出一个品牌,形成双边的一个专业领域里的长效合作机制。

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正局级)罗进飞致辞

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常务秘书长、欧洲技术转移联合会总裁亨利奇博士
作为本次盛会的核心亮点,四位来自国内外低空经济领域的重量级专家齐聚一堂,以高屋建瓴的视野、深耕行业的积淀与开放包容的格局,围绕政策导向、技术突破、国际协同等核心议题作主题报告,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权威智慧与前沿动能。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同志,凭借深耕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全局视野,立足全国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核心需求,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求真务实的实践精神,深刻阐释了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增长极的重大意义,既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以殷切期许鼓励各界力量协同发力、勇毅前行,推动低空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则立足航空领域的专业深耕与行业实践,聚焦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痛点、难点问题,带来了兼具专业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十二条 “硬核建议”。从空域管理优化、技术标准制定到产业链协同、应用场景拓展,每一条建议都源于对行业发展的精准研判与深度思考,为低空经济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支撑,彰显了高校科研力量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
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国际大使、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罗宾・必顺(Robbin Bishoen)以全球化视角搭建起国际交流的桥梁,其报告贯穿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脉络,从早期技术探索到当下规模化应用,再到未来跨界融合的趋势预判,层层递进、深入浅出。他不仅分享了国际无人机产业的先进经验与治理模式,更聚焦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优势,探讨了跨国技术合作、市场资源共享的广阔空间,为中国低空经济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提供了宝贵的国际借鉴。

世界无人机联合会国际大使、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罗宾・必顺
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德国顶尖航空技术专家卡斯滕・霍尔泽(Carsten Holze)则带来了全球领先的大型飞机改造技术分享,聚焦 “绿色低碳” 与 “资源循环” 两大核心主题,深入解析了飞机减排技术的创新突破与老旧飞机改造的先进方案。其分享既展现了德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的技术积淀,更紧扣全球 “双碳” 目标与产业可持续发展趋势,为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升级、绿色转型提供了高端技术参考,助力行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德国顶尖航空技术专家卡斯滕・霍尔泽(Carsten Holze)
天津市科协为赞扬并鼓励专家们对天津海外招才引智的卓越贡献,现场为亨利奇·龚特曼(Henrich Guntermann)、卡斯滕·霍尔泽(Carsten Holze)、罗宾·必顺(Robbin Bishoen)与远洋航空公司总裁卓士远等4位中外专家颁发“天津海智工作大使”聘书,进一步壮大国际化海智专家队伍。

罗进飞(右1)为卡斯滕·霍尔泽(左1)、亨利奇·龚特曼(左2)、罗宾·必顺(中)
与卓士远(右2)颁发“天津海智工作大使”聘书
由中国科协海智特聘专家、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毅主持的项目路演和圆桌讨论环节则进一步聚焦无人机产业融合与应用创新,天津产教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静、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CEO陈观养、杭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监闫晓林分别以无人机产教城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AI 驱动无人机 + 机器人新能源运维新范式、农业无人机技术发展与实践应用为核心展开分享;

会议现场嘉宾

会议演讲嘉宾简介
圆桌论坛环节则由张毅全程主持,他结合中西双方的思维模式,以精准独到的圆桌议题建起深度交流的桥梁,围绕 “低空经济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主题,针对中欧低空经济技术转移与跨境合作、低空领域创业企业扶持路径、产教城三位一体闭环构建、无人机与前沿技术融合催生的城市应用新场景、低空空域管理完善与技术创新等关键议题,向欧洲技术转移联合会总裁亨利奇・龚特曼、美国常春藤创业联盟会长刘会波、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黄先开、大有蔚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梅、蓝天实验室空域管理研发应用中心副主任韩恒刚5位跨领域权威专家抛出核心问题。各位专家立足自身深耕领域,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与前瞻视野,从国际合作、创业赋能、人才培养、产业应用、技术突破等多维度给出深刻独到的见解,既有对行业痛点的精准剖析,也有对未来趋势的前瞻预判,与主持人的引导形成良性互动,让整场论坛思想碰撞不断、干货满满。

中国科协海智特聘专家、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毅

圆桌论坛
当日下午,与会嘉宾赴滨海新区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地参访。通过专业讲解、产品演示与互动交流,海外嘉宾们近距离体验了天津企业在低空智能装备、自主飞行控制等领域的硬核技术实力,对天津蓬勃涌动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产业转化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作为全国海外华人科技社团境内代表处集聚区在运行一周年之际的示范活动,委员会(天津)代表处交出了一份机制创新、成果扎实、影响广泛的“天津答卷”。2025首届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会旨在加速全球顶尖低空经济科技资源与天津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链接国际创新要素双向流动通道,打造中欧低空产教城合作平台,构建“中欧双核驱动”产业技术转移体系,助力天津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此次活动的巨大民间反响与社会影响力,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与天津市科协达成共识并联合倡议,将中欧低空产教城融合发展促进圆桌会打造为常态化的年度会议。